天津新闻(2024-04-02)
来源:
优游ub8平台登录入口
发布时间:2025-04-02 12:20:10
1、“牢记嘱托、善做善成”:天津经开区打造全国首个迎商中心,全方面提升服务企业能力。
3、今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超过550万亩,粮食总产量预计达到50亿斤以上。
4、“相约上合,绽放津彩”:天津外国语大学不断推动白俄罗斯语教育,搭建文化交流平台。
1、“牢记嘱托、善做善成”:天津经开区打造全国首个迎商中心全方面提升服务企业能力
主持人:天津经开区是全国首个设立迎商中心的区域,这个“迎”是欢迎的“迎”。中心设立一年来改革成效明显,在亲商暖商的同时,还发布了多项增值服务与改革创新清单,为区域发展打造良好环境,来听记者翟婧秋的报道。
天津利安隆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是经开区一家深耕抗老化原材料研发生产近40年的高新技术企业,拳头产品高分子抗老化材料、润滑油添加剂等都位列全球行业前三。近几年,企业积极布局海外市场寻求出海新路径。得知企业需求,迎商中心很快就为企业对接了目标国马来西亚的相应资源。天津利安隆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兼董事会秘书谢金桃说:
(录音:迎商中心给咱们提供了很多出海的有关当地的法律环境、税收优惠政策,以及我们政策性银行的贷款,还有我们有一些双边协议等等,我们从买地开始到现在为止,从设计到当地一些政府的审批,都给咱们提供了很多的资源的支持,计划今年能够动工。)
之所以能快速响应、助力企业安全出海,是因为经开区迎商中心成立了一站式出海服务联盟,通过聘请法律、税务、关务等区内相关企业入驻,实现就近服务。天津报关协会副会长张雪介绍说,过去一年已经为央宗药业、梅花药业等公司可以提供了上百次咨询服务和一对一定制化方案设计:
(录音:我们在窗口有一个出海基地的服务专席,我们和贸促会两家组织都在这里提供服务,服务模式概括来讲就是3+2+1,3是指关务、法务、税务,2是信息技术加金融,1是全国通关一体化协调,能够依托迎商中心的平台,为生产制造业进行赋能,然后生产制造业企业反馈出来的一些需求来反哺我们这些服务业的一些提升,它就形成了一个生态的循环。)
为建立全面的服务体系,过去一年,经开区迎商中心与120多家头部企业、优质机构、科研院校达成战略合作,共同推出193项增值服务,升级打造20个迎商工作站,形成企业500米半径全资源服务圈。天津经开区政务服务办副主任宁巍说:
(录音:我们推出了泰达新质生产力路演中心,帮企业来做一些包括产研、产融、产业链方面的一个对接,对公司进行相关的一些赋能。制度性的创新,比如说我们出台了泰达工改的5.0。下一步我们仍旧是要围绕迎商中心,推动增值服务清单和创新清单的实际落地,把清单变成成绩单,让企业真正的有获得感。)
本台消息:昨天(4月1日)上午,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工调研轨道交通建设工作。他强调,要加强施工统筹,科学安排时序,及时退路还绿,优化交通环境,让城市运行更通畅、群众出行更便捷。
张工先后来到地铁8号线号线鼓楼站施工现场,察看工程进度,了解道路恢复安排。他说,要强化区、部门和实施工程单位间协同,保证质量和安全,高效有序推进工程项目施工,高标准做好环境提升,更好地发挥地铁成网效应,加强完善城市功能。
调研中,张工听取全市轨道交通建设情况和退路还绿工作安排。他强调,要逐步增强责任意识、大局意识,以筹备上合组织峰会、夏季达沃斯论坛为契机,扎实推进重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把服务大局和提升城市品质、便利群众生活结合起来。要完善统筹协调机制,相关区和部门主动靠前、密切衔接,科学组织施工,强化地铁全生命周期管理。要健全市容环境各项标准,加强道路绿化,做好日常养护运维,持续提升城市治理水平。
主持人:日前(27),市政府新闻办举办“牢记嘱托善作善成强协同抓落实促发展”市农业农村委专场新闻发布会。会上,市农业农村委介绍了本市今年“三农”工作的思路,以及做好夯实粮食安全基础、培育农业科学技术、促进产业融合等有关情况。请听记者刘钊的报道:
今年,本市将在构建多元食物供给体系上升级提质,坚持“稳面积、提单产”两手发力,确保“米袋子”、“菜篮子”供给充足。市农业农村委主任金汇江介绍说:
(录音:持续推动蓟州、宝坻、武清单产提升整建制推进区建设,确保全年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550万亩以上,粮食总产量达到50亿斤以上。实施现代设施农业更新工程,推动蔬菜、鸡蛋、水产品产量稳定增长,引导生猪产业有序发展,稳定肉牛、奶业基础产能,提升“菜篮子”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
在都市农业发展提质增效方面,本市将擦亮“津农精品”金字招牌,持续实施“津农精品”品牌提质行动。金汇江说:
(录音:推动小站稻、沙窝萝卜、红瑶甘薯等优质农产品实现优质优价。精心办好第22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组织好“津农精品”进北京、上海、深圳、香港等地区宣传推介活动,努力扩大知名度和影响力。)
今年是本市乡村环境整改治理提升年,全市各涉农区将全力建设生态宜居的和美乡村。市农业农村委副主任王志林介绍说:
(录音:推进农村里的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建设,做到垃圾应收尽收、100%无害化处理;改造农村卫生户厕1.1万座,确保户厕能用好用,公厕正常开放、管护到位;加强农村里的生活污水处理设备建设运维管理,实现运行正常、达标排放;提升改造农村公路310公里,推动161个村供水管网更新改造,使农民群众日常生活更加舒适宜居。)
此外,今年全市涉农区还要深化农村土地改革,市农业农村委政策与改革处处长张韬表示:全市第二轮土地承包合同基本上在2027年到期。
(录音:今年重点是有序推进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6个整镇试点。制定出台全市延包指导意见和配套政策措施,为全市明年全面推开延包工作打好基础。同时,逐步加强宅基地规范化管理,不允许城镇居民到农村购买农房、宅基地,不允许退休干部到农村占地建房,扎实做好房地一体宅基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
4、“相约上合,绽放津彩”:天津外国语大学不断推动白俄罗斯语教育 搭建文化交流平台
主持人:天津外国语大学白俄罗斯语专业,是我国首个白俄罗斯语本科专业。自2017年设立至今,不仅培养了多批白俄罗斯语人才,也为两国民间文化交流架起了桥梁。来听记者郭曦然的报道。
距离毕业还有半年的时间,天津外国语大学白俄罗斯语专业2021级学生王红宇却在结束了为期半年的交流访学后临时决定:调整毕业规划。
(录音:在明斯克进行白俄罗斯语言和文化的一个研修,深入研究之后回到中国,进入到语言研究所,然后研究白俄罗斯语这样子。)
王红宇是天津人,四年前报考了天津外国语大学的白俄罗斯语专业。这是国内第一个白俄罗斯语本科专业,其中,学习的重要一环就是为期半年到一年的访学。天津外国语大学欧洲语言文化学院白俄罗斯语专业教师刘译文说:
(录音:我们是跟白俄罗斯大概有5所高校一所博物馆签了这种合约,公派留学大概10个月。因为到了国家之后,你会更好的去了解国家的文化,真正的去明白这一个国家人的性格,包括他们的建筑,包括每一个风情,潜移默化在影响。)
王红宇在大四开学时登上了去往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的飞机。她说,半年的接触,让她对这个曾经陌生的国家有了直观的感受。
(录音:我当时其实是对白俄罗斯不是直接的了解。到了以后结识了很多本地的同学,会带着我去美术馆,历史博物馆进行参观,去他们的农庄,进行一些农业的体验,当地民生其实挺朴素的,人们之间生活就很惬意。)
半年时间里,王红宇在知名学府学习,同时参加了当地一系列活动,结识了很多白俄罗斯朋友,也让不少国内的朋友对这一个国家有了新的了解。
(录音:我在课堂上我的老师会让我进行课前的演讲,小到介绍咱们学校,大到介绍咱们天津、整个中国,我都会用PPT、用视频去给他们展示,他们也会问我说,何时能够来到你的学校上课。我会把我从明斯克带来有手绢、冰箱贴都分给了我的朋友,把当地拍摄的一些照片、明信片和邮票拿给他们看,他们对此也表示了很大的一个兴趣,甚至表示就说等下次有机会的情况下转一转。)
到今年暑假,天津外国语大学白俄罗斯语专业已经培养了3届学生,几十名熟练掌握白俄罗斯语、了解当地文化的毕业生正在走出校园。同时,围绕当地文化,学校也组织了一系列活动,强化双方交流。刘译文说:
(录音:比如说我们前段时间出版的教材,更好的能让中国人去了解白俄罗斯的诗歌文化,也是让学生去参加了的。比如说智力创新大赛,这个也是我们举办的全国的一个比赛活动,然后是全国去学白俄罗斯语或者是白俄罗斯国家学白俄罗斯语的中国人,然后我们大家一起办的比赛,然后其中分为一些文化的,还有当时的语言各方面的测试题,这样也是一个很好的参与。)
2017年以来,天津外国语大学分别与明斯克国立语言大学等4所高校建立友好合作伙伴关系,白俄罗斯研究中心成立,成为国内重要的白俄罗斯研究中心之一。全国白俄罗斯语智力创新大赛已成为国内这一领域的重要赛事。
5、市领导深入非公有制企业调研服务 抢抓机遇 乘势而上 加快推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本台消息:昨天(1日),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刘桂平带队深入津南区部分非公有制企业,听取意见建议,协调解决难点问题。
主持人:昨天(0401),和平区区长郑伟铭做客由市政府办公厅、市网信办、海河传媒中心共同推出的《公仆走进直播间》特别策划:“向群众汇报2025区长访谈”,聚焦区域发展、民生热点,解答百姓关注问题。来听记者田晓曦的报道。
四月的五大道花开灿烂、熙熙攘攘,非常关注的第三届“五大道海棠花节”即将在明天(3)开幕。和平区区长郑伟铭说:
【录音:今年上升到全市的层面,“天津市海棠花节”,主场还是在和平、在五大道,主题叫“津遇和平戏聚海棠”,处处有戏剧,无处不沉浸,把整个的城区作为一个活动的场所,作为背景,邀请四方宾客到这里来感受海棠花的美,感受和平历史背景和文化底蕴的深,感受我们各类建筑的千姿百媚。第二我们要突出京津冀协同发展,在和平路搞个京津冀的非遗的展集,我们和北京市的西城区要搞一个海棠诗会,在大理道的润园。】
当下,和平区正结合五大道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建设,对五大道片区进行全方位的更新提升。项目以民园广场为核心,重点打造“民园首片区”样板区。实现对民园广场、先农大院、五大道公园三大板块的整体串联。郑伟铭说:
【录音:首片区改造里面重中之重是先农大院,我们策划个叫“先农1925街区”,北边到成都道,南面到重庆道,把湖南路、洛阳道改成步行街。我们要把湖南路从柏油路面改成石材的路面,两边的夜景灯光、绿化重新做一下,立面要整修,老百姓的楼道、屋子里头、楼顶也要整修一下,使这个街区变成一个步行式的商业街区,这项工作会在今年的5月底就完成。】
作为中心城区的核心区,和平区在产业体系、城市功能、人才吸引、应用场景等方面都有特别的优势。区域聚焦垂直领域大模型的产业孵化和场景应用开发,以和畅园为载体,正在打造“天津市人工智能垂类大模型创新社区”。和平区区长郑伟铭说:
【录音:基座大模型最终要实现商业变现,进入千家百户,解决实际问题,它会一个一个的垂直细致划分领域的应用,比如说它的医疗领域的应用,教育里面的应用,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在文旅领域的应用等等,我们叫垂类大模型,就是要打造这么一个创新空间,吸引更多在垂直细分应用领域里面的创新创业者,孵化一批企业,来构成和平区将来经济稳步的增长的主要的着力点。】
2025年,南开区的各项工作怎么干?如何把握天开园建设机遇,打造全域创新示范区?如何抢抓人工智能新赛道,积极发展通用AI和具身智能?针对市民关心的摊贩占路经营影响出行、老旧小区排水设施老化落后、非遗传承与老字号振兴等问题,南开区有关部门如何有序推动、妥善解决?
今早(4月2号)8:009:00,市政府办公厅、市网信办、海河传媒中心合作推出《公仆走进直播间》特别策划“向群众汇报──2025区长访谈”,将邀请南开区区长聂伟迅做客天津新闻广播和津云中央厨房直播间,谈思路、话举措,回应群众关切!
天津新闻广播(FM97.2 AM909)、津云客户端、“津云”抖音号、“天津广播”微信视频号、抖音号同步音视频直播,中国网、国际在线、央广网等中央重点新闻网站,腾讯、网易、搜狐、知乎、抖音等主要商业网站平台也同步直播。天津网络广播电视台IPTV将播出节目专题视频。敬请关注!
记者刘钊报道:昨天(4月1日),国家税务总局天津市税务局举办第34个全国税收宣传月启动仪式暨“合规经营 依法执业”税企座谈会,旨在带领企业增强合规经营和风险防范意识,促进涉税中介行业规范、有序、健康发展。
今年全国税收宣传月的主题是“税收法治公平”。天津市税务部门将聚焦“引导合规经营,增强风险防范意识”“依法诚信纳税,构建良好税法遵从环境”等方面,持续推出纳税信用A级纳税人“一起行”、税费服务体验师等系列税收宣传项目。
据了解,去年全市财税保持较快增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2027.3亿元,其中税收收入增长17.2%,占比达到77.9%。民营经济贡献加大,税收增长26.1%。
本台消息:当地时间3月31号,德国汉诺威工业展正式开展,天津首次组织机器人企业集中参展。首日,就与多家海外企业达成合作意向。
德国汉诺威工业展,有着70多年的历史,是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工业展会之一,今年吸引了来自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约4000家展商参展,其中机器人相关企业占到四分之一。去年,天津企业朗誉机器人参展,拿到了1000多万的订单,效果不错。今年,市商务局联合市机器人协会,组织朗誉、辰星自动化、三益精密等12家企业,组团参展。亮相机器人专区的第一天,重载无人驾驶搬运车、工业机器人等产品,就吸引了不少海外客户的订单,其中,朗誉机器人再次拿到了2000多万元的意向订单,飞旋科技也接下了500多万元合同。
本台消息:日前,记者从天津市人社局了解到,今年1月中旬到3月中旬,以“春风送岗促就业、精准服务暖民心”为主题,天津市人社局等九部门联合开展的2025年春风行动,通过强化返岗保障措施,组织招聘用工等,为求职者和用工公司可以提供暖心贴心服务。
本台消息:昨天,天津轨道交通一季度“成绩单”出炉,天津轨道交通全网客运量1.53亿人次,创历年同期客流新高。
根据预测,清明假期,京津冀探亲、游玩旅客有所增加,预计会增长50%左右,集中在北京到天津、保定、石家庄、衡水、邯郸等地,一方面,随着天气转暖,到南方旅行游客增多,京沪线加开了多趟列车,将经停天津南站、河北廊坊等地,增加了京津冀地区的运力。同时,4月3号到7号,京津冀地区也将加开多趟列车,按照“一日一图”原则,在保证高铁运力充足的基础上,重点增开普速列车,丰富旅客的出行选择。
本台消息:随气温的回暖,海河游船2025航季将正式开启。海河日景环线游、日景游、夜景游、城市风光夜游延长线等经典线路回归。
本台消息:缅甸发生强震以来,造成重大人员受伤或死亡和财产损失。北京市应急救援协会组织志愿者救援队,邀请天津大学专家赴缅甸参与地震救援。
天津大学派出医学部应急医学救援队卫生应急学院吕琪教授、天津医院创伤骨科张涛主任医师作为先遣骨干,于3月31号16:30随北京市应急救援协会医疗队共赴缅甸参与国际救援行动。目前,天津大学专家已经抵达缅甸曼德勒,将在灾区开展医疗救援工作。
据了解,天津大学医学部应急医学救援队骨干曾先后参与汶川地震、玉树地震、巴基斯坦地震、印尼海啸等重大突发事件救援任务,拥有国内外30多批次的实战救援经验。救援队专家近年来在科技部重点研发项目支持下还研发了系列地震灾害现场便携式、智能化诊治装备,助力灾后施救。
修补巷工匠学院是王串场街和辖区内经营修补生意的手艺人一起发起的,面向居民开放。授课老师既有织补、书画装裱、金缮等非遗项目传承人,也有修表匠、磨刀师傅,能够准确的通过大伙儿的需要,教会您一门手艺。开课的消息一公布,立马吸引了14个社区100多人报名。
补齐公共服务短板,加快建设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去年,面对居民生活中对小修小补的需求,王串场街道在幸福道商业街内盘活闲置店铺,打造了“修补巷”,28家商户能提供修锁等上百项服务。如今,在这里开办了工匠学院,也能让这些老手艺延续下去。